时间: 2025-05-02 03:5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5:08
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
作者: 钱起 〔唐代〕
子乔来魏阙,明主赐衣簪。
从宦辞人事,同尘即道心。
还追大隐迹,寄此凤城阴。
昨夜新烟雨,池台清且深。
伏泉通粉壁,迸笋出花林。
晚沐常多暇,春醪时独斟。
西南汉宫月,复对绿窗琴。
子乔(王子乔)来到魏国的宫阙,明主赐予他衣服和簪子。从宦官辞去人世的事情,与世尘相同,这就是我的道心。我仍然追寻着隐者的大踪迹,将我的心寄托在这凤城的阴影之下。昨夜新下的烟雨,池塘与台阶显得清澈而深邃。伏泉透过粉壁,竹笋从花林中迸发而出。傍晚沐浴后常常感到悠闲,春天的美酒时常独自品尝。西南汉宫的明月,再次对着绿窗和琴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出身于士族,曾任职于地方。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隐居之际,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思索。钱起常常思考人生的意义,选择在宁静的池亭中寄情于山水之间。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淡泊情怀。诗的开头以王子乔的典故引入,展示了对隐士的崇敬,暗示着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接下来的景物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池塘的清澈和烟雨的朦胧,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诗中“伏泉通粉壁,迸笋出花林”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勃发与希望。最后以“西南汉宫月,复对绿窗琴”收尾,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当下宁静生活的自得。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高尚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和内心的感悟,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乔”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昨夜新烟雨”描绘的是怎样的意境?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