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5:03
赠临上人
杜荀鹤 〔唐代〕
不计禅兼律,终须入悟门。
解空非有自,所得是无言。
眼豁浮生梦,心澄大道源。
今来习师者,多锁教中猿。
这首诗表达了对参禅悟道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诗人认为,不要过于计较禅宗与律法的区别,最终还是要进入悟道的门。理解“空”的本质并非从有中得出,而是从无中领悟。眼睛明亮了,浮生的梦就会消散,心灵澄澈了,才会回归大道的源头。如今学习的弟子,很多都被教条束缚,如同猴子被锁在教室中,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悟门”是指进入禅宗的领悟之门,通常用来形容修行者对真理的追求。锁教中猿的比喻,反映出对现代学习者在教条中苦苦挣扎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由与悟道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杜荀鹤,唐代诗人,生于唐德宗年间,致力于诗歌创作,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荀鹤与禅宗师傅交往期间,反映出他在修行与悟道上的思考。诗中对当时僧侣学习态度的批判,体现了他对真理的追求与对教条束缚的反感。
《赠临上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禅宗与戒律的讨论,表达了对悟道的追求和对当代弟子的批评。首句“不计禅兼律”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在修行过程中应超越形式的束缚,追求内在的真实感悟。接下来的“解空非有自,所得是无言”则进一步阐释了理解空的深意,强调真正的理解是来自于内心的领悟,而非外在的言语。
“眼豁浮生梦,心澄大道源”描绘了修行之后的清明状态,眼睛明亮,能看破浮华的生活,心灵清澈,得以回归大道的本源。这一转变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渴求与探索。
最后一句“今来习师者,多锁教中猿”则带有批判的意味,指向当代学习者被教条束缚的状态,暗示他们未能真正理解禅的深意,犹如被锁的猴子,无法自由自在地追求真理。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与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修行的思考与悟道的追求,读来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悟道的重要性,批判当代修行者被教条束缚,倡导超越形式,追求内心的真实与清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悟门”指的是什么?
A. 学习的地方
B. 领悟的门径
C. 休息的地方
诗人对当代学习者的态度是?
A. 肯定与赞扬
B. 批判与反思
C. 无所谓
“锁教中猿”暗示了什么?
A. 自由的状态
B. 被教条束缚
C. 快乐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赠临上人》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