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0:54
赤城
作者: 夏竦 〔宋代〕
丹壁排空叠彩虹,上真应此驻灵踪。
烟沉晓日明孤顶,云破馀霞出半峰。
岩下法师曾伏虎,洞中仙客屡投龙。
他年翠盖东巡狩,玉牒终须受大封。
红色的山壁高耸入云,仿佛彩虹在其上叠加。
晨雾弥漫,太阳在孤高的山顶显得格外明亮;
云层散开,残留的霞光从半山腰透出。
岩石下的法师曾经镇伏猛虎,洞中的仙客时常乘龙而来。
未来的某一年,皇帝东巡狩猎,必将把玉册赐封给他。
作者介绍:
夏竦,字子郞,号寒山,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文化的崇尚以及对自然山水的赞美。
《赤城》是一首以赤城山为题材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诗的开篇以“丹壁排空叠彩虹”描绘了赤城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自然美。接着通过“烟沉晓日明孤顶,云破馀霞出半峰”描绘了晨雾与阳光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神秘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法师”和“仙客”则引入了道教元素,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尤其是“岩下法师曾伏虎,洞中仙客屡投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也表现了对道教文化的赞美与向往。
最后两句描绘了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合了自然、神灵和人文,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融入道教文化的思想,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法师”指的是哪一类人?
A. 农民
B. 道教修行者
C. 战士
D. 商人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景象是静谧的早晨。(对/错)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玉牒”象征着__。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夏竦的《赤城》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赤城》更突出道教文化的影响,而《山居秋暝》则更注重对山水的细腻描写和诗人的内心感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