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3:38
作者:姚合 〔唐代〕
路岐知不尽,离别自无穷。
行客心方切,主人樽未空。
楚樯收月下,江树在潮中。
人各还家去,还家庆不同。
这条路向何方延伸都不知道,离别的愁绪似乎是无穷无尽的。
旅人心中正为离别而忧伤,主人却还未倒空酒樽。
在月光下,楚地的船只归帆,江边的树木在潮水中摇曳。
每个人各自回家,然而回家的庆祝却是不同的。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楚樯”可以理解为对楚地的隐喻,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离别的情感。
作者介绍: 姚合,字子文,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迁居长安。其诗风清新自然,工于描写田园生活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姚合送别朋友董正字武返回常州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团聚和离别的深切感悟。
《送董正字武归常州觐亲》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离愁的感慨。开篇的“路岐知不尽”传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仿佛离别的愁绪无尽无穷,令人心头沉重。而“行客心方切,主人樽未空”则突显了主人对客人的留恋与珍重,尽管心中挂念,酒杯仍未斟满,显示出一种迟迟不愿告别的情感。
接下来的意象描绘着月下的楚地船只和潮中的江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瞬间,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情感在景物中流淌。最后一句“人各还家去,还家庆不同”深化了主题,每个人回家的庆祝方式不同,暗含了各自的人生轨迹和情感经历。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境,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与生活的细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生活中离别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路岐”指的是什么?
诗中“樽”指的是什么?
“人各还家去”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姚合的《送董正字武归常州觐亲》更注重离别情感的细腻刻画,而前者则着重于壮丽山河的描绘。两者都反映了唐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