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4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46:02
原文展示:
十洲非暂别,龙尾肯慵登。谏草封山药,朝衣施衲僧。月留江客待,句历钓船征。终恐林栖去,餐霞叶上升。
白话文翻译:
我并未暂时离开这十洲之地,龙尾山也不愿懒散地攀登。我的谏言如同封存的山药,朝服则施舍给了僧人。月光下,我等待着江上的客人,诗句随着钓船远征。最终,我恐怕会隐居山林,像餐霞一样在叶间升腾。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仕途和隐逸的矛盾心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向往。诗中“十洲非暂别”表明诗人并未真正离开仙境般的理想之地,而“龙尾肯慵登”则透露出对官场攀登的厌倦。“谏草封山药”与“朝衣施衲僧”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未被采纳的忠言,后者则是对世俗的舍弃。后两句“月留江客待,句历钓船征”描绘了诗人等待与创作的情景,而“终恐林栖去,餐霞叶上升”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深切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十洲”指的是什么? A. 仙境之地 B. 实际的地名 C. 诗人的家乡 D. 诗人的隐居地
“谏草封山药”中的“谏草”比喻什么? A. 未被采纳的忠言 B. 封存的山药 C. 诗人的创作 D. 诗人的隐居
“朝衣施衲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厌弃 B. 对僧人的尊敬 C. 对朝服的喜爱 D. 对官场的留恋
“终恐林栖去,餐霞叶上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向往? A. 对官场的向往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仙境的向往 D. 对世俗的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