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愚溪堂》

时间: 2025-04-27 14:34:48

诗句

水流深见底,不是此溪愚。

谪宦休嗟命,乡人为读书。

文章传海裔,屋室在州图。

儒者凡经此,须来看所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4:48

原文展示:

题愚溪堂
水流深见底,不是此溪愚。
谪宦休嗟命,乡人为读书。
文章传海裔,屋室在州图。
儒者凡经此,须来看所居。

白话文翻译:

这条溪水流得很深,底下的水草清晰可见,并不是这条溪流愚蠢。
被贬谪的官员不必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叹,乡里的人们仍然在读书。
文章的声名远播,甚至传到了海外,自己的房屋和图书馆在州志上都有记载。
每个儒者在经过这里时,都应该来看看我所居住的地方。

注释:

  • 愚溪:意为“愚笨的溪水”,这里指的是溪水底部清澈可见,流动的水并不愚蠢。
  • 谪宦:被贬谪的官员。
  • 休嗟命:不必为命运而感到悲叹。
  • 海裔:指海洋彼岸的地方,常用来形容远方或海外。
  • 儒者:指读书人或学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字公度,号愚溪,作品多表现其对人生、仕途及学问的思考,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徐照被贬至愚溪堂之时,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读书和文化传播的重视。

诗歌鉴赏:

徐照的《题愚溪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诗中首先以水流的清澈见底引入,象征着真实的智慧和见识,表明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如表面所见那样愚蠢。接着,诗人通过对自己被谪宦命运的反思,表达了一种不必沉湎于悲伤的态度,强调乡里人仍然在努力读书求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人感受到希望和力量。

诗的后两句则展现了文化的传播与影响,文章的声名能够传至海的彼岸,体现了知识的力量和文化的广泛传播。最后,徐照呼吁每位儒者在经过此地时,应该来此一睹他所居之所,表现出对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学者的尊重。这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对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流深见底:溪水流淌很深,底下的情况清晰可见,暗示真实与智慧。
  2. 不是此溪愚:强调这条溪水并不愚蠢,反而显示出深刻的内涵。
  3. 谪宦休嗟命:被贬的官员不需要为命运感到悲哀,流露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4. 乡人为读书:乡里的人仍然在努力读书,体现出知识的重要性。
  5. 文章传海裔:文章的声名可以传到海的另一边,强调文化的影响力。
  6. 屋室在州图:自己的房屋和书房在州志中有记载,表现出文化的积累。
  7. 儒者凡经此:每位儒者路过此地时,应该来看看,这是一种对学术和文化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水流深见底比喻对事物的深入理解。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强调知识与文化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珍视学问,体现出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流:象征智慧与生命的流动。
  • 乡里:代表着支持与归属感,强调文化传承。
  • 文章:代表知识与文化,象征着传承与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水流深见底”比喻了什么? A. 流水的深度
    B. 真实的智慧
    C. 流水的清澈

  2. “谪宦休嗟命”中的“休”是什么意思? A. 休息
    B. 不必
    C. 停止

  3. 诗中提到的“乡人为读书”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A. 读书的人很少
    B. 乡里人重视读书
    C. 乡里人不读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题愚溪堂》李白《将进酒》都表现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但徐照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承,而李白则表现出对人生的豪迈和放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相关查询

采莲(入破) 野庵分题 和镇国闻笛 代弥坚就赵府作会致语口号 次韵王正之惊蛰有感言归 太清舞 东钱湖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 其四 玉沼 渔家傲(留别孙表材) 和竹里 待明州权府提刑虞察院致语口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许身 沉吟不语 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包含跨的词语有哪些 操琴 节用爱民 佳兵不祥 鬲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支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凌谇 纵横捭阖 以肉啖虎 塽垲 县父母 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