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5:23
访僧居
作者: 徐照 〔宋代〕
客至无他事,房门不厌敲。
好山元带郭,损屋旋铺茅。
静砌生灵药,高林出远郊。
水禽冬不见,春暖渐营巢。
客人到来时没有其他事情,房门敲了也不厌烦。
美丽的山环绕着村郭,破旧的屋子又铺上了茅草。
宁静的石阶上长满了灵药,苍翠的高林延伸到远处的郊野。
冬天看不到水鸟,春暖时渐渐开始筑巢。
这首诗没有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和僧居的宁静,反映了隐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徐照,字君衡,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某次拜访隐士或僧侣时所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与向往。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宁静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繁华世俗的逃避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访僧居》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诗的开头“客至无他事,房门不厌敲”,蕴含了诗人对访友的随和态度,反映了他对人与人之间简单而真挚的交流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环绕着村庄的美丽山景,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风光,也象征着理想中的隐逸生活。破旧的房屋与新铺的茅草形成对比,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静砌生灵药”来表达与自然的和谐,暗示在宁静中可以获得心灵的安宁与治愈。而“水禽冬不见,春暖渐营巢”则描绘了季节的变换,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新生的希望,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整首诗以简单的场景描写为主,透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热爱和人生哲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安宁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客至无他事”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水禽冬不见”是为了表达什么?
诗人对僧居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