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0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00:07
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
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
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
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绝。
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
行衣未束带,中肠已先结。
不用看镜中,自知生白发。
欲陈去留意,声向言前咽。
愁结填心胸,茫茫若为说。
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
处处得相随,人那不如月。
松山上云雾缭绕,水路如浮萍一般分离。
云彩有时会归来,水却没有重聚的时机。
春天的芳香让双眼失神,春色的柔美使四肢无力。
杨柳编织着离别的愁苦,千丝万缕的忧愁如丝线般缠绕。
山川纵横古今,路途无尽无休。
天地间的来去,人们都经历离别。
虽然衣衫未整,心中已是愁结。
不用照镜子,也知道自己白发渐生。
想要表达去留之间的心意,声音却在话到嘴边时哽咽。
心中的愁苦如同填满胸膛,迷茫得无从诉说。
荒郊中烟雾弥漫,旷野的风声凄切。
无处不在的相随,然而人又怎能比得上明月?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南,曾任职于朝廷。孟郊的诗风以沉郁、悲苦著称,常表现对人生无常、离别痛苦的深刻思考。
《古离别二首》创作于孟郊的晚年,正值唐代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苦楚,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忧伤与孤独。此时,他的经历和感情使得离别这一主题愈加深刻。
《古离别二首》以离别为主题,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索。开篇以“松山云缭绕”引入,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遥远,接着通过水路的“分离”,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与无奈。诗中对“云去有归日”的描绘,表现出对希望的渴望,而“水分无合时”则揭示了离别的无可奈何。
第二联中“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苦楚产生的强烈对比。杨柳的“千条万条丝”则生动地传达了离别时愁苦的情感,令人心生共鸣。
后半部分,诗人直面生活的无常,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自知生白发”一语更是将时光的无情与个人的失落紧密相连,愈发突显了离别的主题。最后的“人那不如月”则是一种对比与反思,月亮的明亮与人的相对孤独形成鲜明对照,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结合,展现了深厚的哲理和情感的共鸣,体现了孟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人生的无常,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感。通过自然意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和情感的真挚表达。
诗中“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所表达的意思是:
A. 希望与失落
B. 朋友之间的友情
C. 自然的变化
D. 生活的幸福
“杨柳织别愁”中的“杨柳”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离愁
C. 友情
D. 孤独
诗人提到“自知生白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D. 对生活的满足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离别主题的不同切入角度及情感表现,丰富了古诗的层次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