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2:52
王建的《相和歌辞·公无渡河》
渡头恶天两岸远,
波涛塞川如叠坂。
幸无白刃驱向前,
何用将身自弃捐。
蛟龙啮尸鱼食血,
黄泥直下无青天。
男儿纵轻妇人语,
惜君性命还须取。
妇人无力挽断衣,
舟沉身死悔难追。
公无渡河公自为。
在渡头,天气恶劣,河的两岸遥远,
波涛汹涌,仿佛重叠的山坂。
幸好没有白刃逼迫着前行,
为何要自我抛弃,轻言放弃?
蛟龙啮噬尸体,鱼儿饮血,
黄泥直下,仿佛没有青天。
男子纵然轻视女子的劝告,
但珍惜生命还是最重要。
女子无力挽留衣物,
船沉了,性命丧失,后悔已为时已晚。
公啊,别渡河,公自为之。
此诗中提到的“蛟龙啮尸”及“白刃”暗含了古代传说和战争的意象,反映出在艰难环境中对生命的反思和对危险的警惕。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显,号少华。王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他的诗歌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中国历史上动荡的时期,诗中反映出战争带来的苦难和生死抉择的无奈,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理智的呼唤。
《公无渡河》是一首反映战争与生死的诗歌,王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危急时刻做出选择。诗的开头描绘了恶劣的天气和险恶的环境,波涛汹涌的河水和遥远的岸边,象征着生存的艰难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对比了战斗的危险与生命的珍贵。特别是“蛟龙啮尸,鱼食血”一联,形象地描绘了生死存亡的紧迫感。诗中对男子轻视女子劝告的批判,透露出王建对传统性别角色的反思,强调了在生死面前人人平等,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以“公无渡河公自为”收尾,既是对他人的劝诫,也是对自己的警示,提醒人们要为自己的生存做出明智的选择。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又引人深思,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生命的珍惜,展现了王建作为诗人的深刻洞察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死选择的深思,警示人们应在困境中保持理智,珍惜生命。
《公无渡河》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建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着:
A. 生命
B. 危险
C. 爱情
D. 自然
“公无渡河公自为”意在劝诫:
A. 要勇敢
B. 珍惜生命
C. 不要相信女人
D. 要战斗
王建的《公无渡河》和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但王建更关注个体生命的珍视,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国家的命运与沧桑。这两首诗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同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的感受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