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相和歌辞。公无渡河》

时间: 2025-04-30 03:12:52

诗句

渡头恶天两岸远,波涛塞川如叠坂。

幸无白刃驱向前,

何用将身自弃捐。

蛟龙啮尸鱼食血,黄泥直下无青天。

男儿纵轻妇人语,惜君性命还须取。

妇人无力挽断衣,

舟沉身死悔难追。

公无渡河公自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2:52

原文展示:

王建的《相和歌辞·公无渡河》

渡头恶天两岸远,
波涛塞川如叠坂。
幸无白刃驱向前,
何用将身自弃捐。
蛟龙啮尸鱼食血,
黄泥直下无青天。
男儿纵轻妇人语,
惜君性命还须取。
妇人无力挽断衣,
舟沉身死悔难追。
公无渡河公自为。

白话文翻译:

在渡头,天气恶劣,河的两岸遥远,
波涛汹涌,仿佛重叠的山坂。
幸好没有白刃逼迫着前行,
为何要自我抛弃,轻言放弃?
蛟龙啮噬尸体,鱼儿饮血,
黄泥直下,仿佛没有青天。
男子纵然轻视女子的劝告,
但珍惜生命还是最重要。
女子无力挽留衣物,
船沉了,性命丧失,后悔已为时已晚。
公啊,别渡河,公自为之。

注释:

  • 渡头:渡船的地方。
  • 恶天:恶劣的天气。
  • 波涛塞川:波涛汹涌,堵塞了河道。
  • 白刃:指刀剑,象征战争或危险。
  • 蛟龙:传说中的水中生物,常用来形容水中的危险。
  • 啮尸:吃尸体。
  • 青天:晴朗的天空,这里暗指绝望的境地。
  • 惜君性命:珍惜你的生命。
  • 挽断衣:尽力阻止的意思。
  • 舟沉身死:船沉没,性命丧失。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蛟龙啮尸”及“白刃”暗含了古代传说和战争的意象,反映出在艰难环境中对生命的反思和对危险的警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显,号少华。王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他的诗歌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中国历史上动荡的时期,诗中反映出战争带来的苦难和生死抉择的无奈,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理智的呼唤。

诗歌鉴赏:

《公无渡河》是一首反映战争与生死的诗歌,王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危急时刻做出选择。诗的开头描绘了恶劣的天气和险恶的环境,波涛汹涌的河水和遥远的岸边,象征着生存的艰难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对比了战斗的危险与生命的珍贵。特别是“蛟龙啮尸,鱼食血”一联,形象地描绘了生死存亡的紧迫感。诗中对男子轻视女子劝告的批判,透露出王建对传统性别角色的反思,强调了在生死面前人人平等,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以“公无渡河公自为”收尾,既是对他人的劝诫,也是对自己的警示,提醒人们要为自己的生存做出明智的选择。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又引人深思,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生命的珍惜,展现了王建作为诗人的深刻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渡头恶天两岸远:描绘渡头的恶劣天气和遥远的两岸,设定了艰难的环境。
  2. 波涛塞川如叠坂:波涛汹涌,让人觉得河流如同重叠的山坡一般,暗示了自然的威力。
  3. 幸无白刃驱向前:庆幸没有敌人逼迫前行,反映出一种生存的无奈。
  4. 何用将身自弃捐:质疑自我放弃的意义,呼唤理智和勇气。
  5. 蛟龙啮尸鱼食血:形象地描绘了水中生物的凶狠,象征着生死的威胁。
  6. 黄泥直下无青天:绝望的环境,暗示生存的压力。
  7. 男儿纵轻妇人语:男子轻视女子的劝告,反映出性别歧视。
  8. 惜君性命还须取: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9. 妇人无力挽断衣:女子的无奈,表达对生存的渴望。
  10. 舟沉身死悔难追:暗示后悔已为时已晚,警示生死抉择的重要性。
  11. 公无渡河公自为:劝诫他人,呼唤对生命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波涛如叠坂,形象生动。
  • 拟人:蛟龙啮尸,赋予生物以人性化特征。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死选择的深思,警示人们应在困境中保持理智,珍惜生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渡头:象征着生死的抉择。
  • 蛟龙:象征着危险与死亡。
  • 白刃:象征战争与冲突。
  • 舟沉:象征着绝望与后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公无渡河》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建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着: A. 生命
    B. 危险
    C. 爱情
    D. 自然

  3. “公无渡河公自为”意在劝诫: A. 要勇敢
    B. 珍惜生命
    C. 不要相信女人
    D. 要战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建的《公无渡河》和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但王建更关注个体生命的珍视,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国家的命运与沧桑。这两首诗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同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的感受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建传记及其诗作研究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新居觅竹栽 虞丈以伤物遂再赋 偶成 寄鞏大监 赋张舍人抱啸堂五首 和丁使君惠赠 和陆郎中送出关 恭和御制玉津园诗 恭和令制感秋 和张倅湖上十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欠字旁的字 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阿姑阿翁 进涉 被参 手脚干净 力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拟于不伦 如无其事 看人下菜 遽切 一失足成千古恨 包含传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一句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