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琴引》

时间: 2025-05-06 02:36:07

诗句

挪吴丝,雕楚竹,高托天风拂为曲。

一一宫商在素空,

鸾鸣凤语翘梧桐。

夜深天碧松风多,孤窗寒梦惊流波。

愁魂傍枕不肯去,翻疑住处邻湘娥。

金风声尽熏风发,

冷泛虚堂韵难歇。

常恐听多耳渐烦,清音不绝知音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6:07

原文展示

风琴引
作者: 齐己 〔唐代〕

挪吴丝,雕楚竹,高托天风拂为曲。
一一宫商在素空,鸾鸣凤语翘梧桐。
夜深天碧松风多,孤窗寒梦惊流波。
愁魂傍枕不肯去,翻疑住处邻湘娥。
金风声尽熏风发,冷泛虚堂韵难歇。
常恐听多耳渐烦,清音不绝知音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音乐的美妙与诗人内心的孤寂。诗中的吴丝和楚竹暗示了乐器的精美,音乐在清风的吹拂下响彻云霄。夜深的时候,松风呼啸,诗人独坐窗前,梦中波澜起伏,愁绪缠绕难以散去。他似乎在怀疑自己是否住在湘娥的邻近,内心的愁苦无法释怀。随着金风的消逝,音乐的余韵仍然在空荡荡的堂中回响,诗人担心听得过多会让耳朵疲倦,然而,清音仍持续不断,似乎再也找不到知音。

注释

  • 吴丝:指吴地特产的丝绸,用以比喻音乐的柔美。
  • 楚竹:指楚地的竹子,象征乐器的精良。
  • 宫商:指古代音乐的音阶,宫为主音,商为次音。
  • 鸾鸣凤语:指华丽的音乐,鸾凤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
  • 湘娥:传说中的美丽女子,可能暗指心中所思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景纯,号卧云,唐代诗人,以其山水诗和乐府诗闻名,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与人内心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音乐文化密切相关,乐器的演奏和音乐的欣赏在唐代达到了高峰,诗人通过音乐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歌鉴赏

《风琴引》是一首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述乐器、音律和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孤寂的氛围。开头的“挪吴丝,雕楚竹”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细腻和优雅,紧接着的“宫商在素空”则将音乐的高远与空灵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情节的发展,夜深人静的氛围让诗人感到愈加孤独,松风带来的寒意与梦境中的波动,映衬出内心的愁苦。诗中“愁魂傍枕不肯去”这一句,直白地表达了难以释怀的情感,显示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

最后,诗人对音乐的追求和对知音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情感。尽管音乐依旧流淌,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却让人感到更加沉重。这种对美与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挪吴丝,雕楚竹”:描绘乐器的材质,暗示音乐的精美。
  • “高托天风拂为曲”:音乐在清风中回荡,形象地表现了天籁之音。
  • “一一宫商在素空”:清晰的音律在空中回响,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感觉。
  • “鸾鸣凤语翘梧桐”:用神鸟的鸣叫比喻音乐的美妙。
  • “夜深天碧松风多”:描写夜晚的宁静与松风的清凉。
  • “孤窗寒梦惊流波”:孤独的梦境被惊扰,暗示内心的不安。
  • “愁魂傍枕不肯去”:直白地表达了心中的愁苦。
  • “翻疑住处邻湘娥”:内心的疑惑与思念交织。
  • “金风声尽熏风发”:音乐的余韵与清风的交融。
  • “冷泛虚堂韵难歇”:空堂中的音韵难以停息,反映出孤独的情感。
  • “常恐听多耳渐烦”:担心音乐的美好会让人厌倦。
  • “清音不绝知音绝”:尽管音乐不断,知音却难寻,表现出孤独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鸾鸣凤语”将音乐比作神鸟的声音,增强了音乐的美感。
  • 拟人:“愁魂傍枕”使愁苦有了生动的形象,增加情感的深度。
  • 对仗:多处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体来看,诗歌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以及由此引发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音乐:象征着美好与和谐。
  • 松风:代表着孤独与清凉。
  • 寒梦:寓意诗人的内心孤寂。
  • 湘娥:象征思念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丝”主要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丝绸
    C. 竹子
    D. 风

  2. 诗中“愁魂傍枕不肯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期待
    C. 孤独与愁苦
    D. 忧伤

  3. “金风声尽熏风发”中的“金风”指的是?
    A. 夏风
    B. 秋风
    C. 冬风
    D. 春风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描写夜晚孤独心情的诗作。
  • 《登高》:王勃的作品,表达离别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齐己的《风琴引》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均体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但齐己更侧重于音乐的表现,而李白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齐己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至和前韵 留天宫寺 和矢庵来韵(二首) 次韵鼎仪东郊见寄 尝酒用前韵 病中无寐用陆放翁韵 感寓 梅花集句 其十 梅花集句 其九 梅花集句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乏结尾的成语 无味 自作孽,不可活 贝字旁的字 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放软顽 尣字旁的字 自弭 拨乱反正 摇头摆尾 倒彩 贵妾 耂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历精更始 盈千累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