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3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31:53
《杂曲歌辞·欸乃曲》
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
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
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世间所留下的名迹,顺应时势而无法安闲的感受。他来到大官那里询问政事,却选择了乘船进入九疑山。湘江在二月的春天水位平稳,满月的和风适合夜间航行。当他划着小船经过平阳戍时,守卫相互叫喊询问他的姓名。千里远的枫林在烟雨中显得深邃,时光似乎没有早晚,只有猿声在吟唱。停下桡杆静静倾听水中的乐曲,真是如同云山中的韶濩之音。零陵郡北面,湘水向东流,浯溪的形胜之美满载湘中。溪口的石头高耸适合自得其乐,谁能陪伴我作渔翁呢?下泷时船似沉入深渊,上泷时船似欲飞升天际。泷南一到九疑郡,似乎就能遇到绝世的高人,乘船而来。
作者介绍: 元结,字子望,号冯溪,唐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融入了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背景复杂,政治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个人感受,表达对世俗与权力的反思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元结的《杂曲歌辞·欸乃曲》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思考。开篇便引出“名迹”,引人关注个人在世间的存在和影响;而“顺俗与时未安闲”则道出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湘江春水、烟雨枫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诗人通过乘舟游览的方式,既是对大自然的亲近,也象征着对世俗的逃避。诗中提到的“守吏相呼问姓名”,则暗示着权力的监视与束缚,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在意象方面,诗中“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的描写极具动感,展现出人们在自然中的迷失与追寻。而最后的“应绝高人乘兴船”则暗示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既有对高人境界的憧憬,也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总之,该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由与自我价值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探讨个体在世俗与自然之间的选择,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反映出对人际关系与自然和谐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扁舟”指的是什么?
A. 大船
B. 小船
C. 渔船
D. 木筏
诗人对湘江的描写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宁静与美好
C. 恐惧
D. 忧愁
“下泷船似入深渊”的意思是:
A. 船要沉没
B. 船下行很快
C. 船行驶在艰难的水流中
D. 船要升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