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4:03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理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一章三韵十二句理何为兮,系修文德。
加之清一,莫不顺则。意彼刑法,设以化人致使无之,而化益纯。
所谓代刑,以道去杀。呜呼呜呼!人不斯察。
古时有位明理的君王,他能够保持清明的治国理念而不设刑法,因此写下了这首至理之诗。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只要保持纯净的思想,人人都会顺应这个道理。
而法律的设立,是为了感化百姓,让他们不再犯错,而让社会变得更加纯净。
所谓用道德来取代刑罚,去除杀戮。哎呀,人们却未能察觉这一点。
作者介绍:元结,唐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抒情和咏物,作品多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社会动荡与法治不足并存,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刑罚的反思。
《二风诗》以“理王”为引,展现了理想政治的景象。诗人在古代贤明君主的形象下,强调了清明治国的重要性。通过“清一”这一意象,诗人传达了对政治清明的渴望,认为只有当领导者具备高尚的品德与理想,才能真正实现没有刑罚的社会。这种思想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理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诗中提到的“以道去杀”更是直指刑罚的非必要性,倡导通过道德教化来改善社会风气。这种思想似乎在提醒统治者,真正的治理之道在于道德的引导,而不是单纯的法律制裁。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强调通过道德教化来替代刑法,追求一个和谐无刑的理想社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理王”指的是: A. 君主 B. 诗人 C. 平民 答案:A
诗中提到的“代刑”是指: A. 用刑罚治理 B. 用道德替代刑罚 C. 完全取消法律 答案:B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A. 刑法 B. 道德教化 C. 武力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