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乱》

时间: 2025-04-25 22:17:28

诗句

(古有乱王,肆极凶虐,乱亡乃已,故为《至乱》之诗 二章二韵十二句)

嘻乎王家,曾有凶王,中世失国,岂非骄荒。

复复之难,令则可忘。

嘻乎乱王,王心何思?

暴淫虐惑,无思不为;

生人冤怨,言何极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7:28

诗词名称: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乱

作者: 元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此处应展示原诗内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古代一个凶暴的国王在他统治下的残酷暴行,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诗中通过对乱王的控诉,表达了对统治者无情压迫的愤怒,以及对平民百姓深重苦难的同情。诗人在这里质问乱王的内心,揭示了暴虐之下生灵涂炭的惨状。

注释:

  • 乱王:指的是历史上暴虐的统治者,象征着压迫和混乱。
  • 凶虐:形容残酷的暴行。
  • 生人冤怨:指的是无辜百姓因统治者的暴行而产生的痛苦和怨恨。
  • 极之:指极端的情况或行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字子渊,唐代著名诗人,生于盛唐,曾任职于朝廷。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常常以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打动人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动乱、战争频繁,诗人对当时的政治现状感到深深的不满,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暴政的控诉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二风诗》以强烈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呈现了一个暴虐统治者的形象。诗中通过对乱王的描绘,揭示了权力的腐败和人性的扭曲。元结运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普通人民在暴政下的无奈与痛苦,使读者对历史上的暴君产生深刻的反思和警惕。

诗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感染力。例如,"暴淫虐惑"与"生人冤怨"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统治者的残暴与人民的苦难。这样的对比,不仅加深了主题的悲剧色彩,也让人们在感叹历史悲剧的同时,思考现实的政治现状。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对人道主义的关怀,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值得后人铭记。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嘻乎王家,曾有凶王”:叹息王家曾经有如此凶狠的统治者。
    • “中世失国,岂非骄荒”:中间时期国家失去,难道不是因统治者的骄奢与荒淫?
    • “暴淫虐惑,无思不为生人冤怨”:暴政与淫乱,毫无顾忌地给百姓带来痛苦与冤屈。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使用重复的句式强调暴政的严重性和人民的痛苦。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暴君的控诉,揭示了权力滥用对国家和人民的重大伤害,呼唤对人性与正义的重视。

意象分析:

  • 乱王:象征着暴政与腐败。
  • 生人冤怨:代表了受压迫的百姓,体现了对弱者的同情。
  • 暴淫虐惑:表现统治者的残暴与无情,反映历史的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王”主要指代什么?

    • A. 和平的国王
    • B. 暴虐的统治者
    • C. 失败的战士
  2. 诗歌中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愤怒与同情
    • C. 安宁
  3. “生人冤怨”表达了什么?

    • A. 人民的幸福
    • B. 人民的痛苦与愤怒
    • C. 人民的无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两者都描写了战争对百姓的苦难,但杜甫更侧重于战争的直接影响,而元结则关注统治者的暴行对国家的破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元结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致爽轩 题竹赠卫清叔之潭州 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 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 秋夕 思归 寄潘朴斋 过隐溪 宿平南驿 发适中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近在眉睫 连三接四 两瞽相扶 刘白 包含芥的成语 履薄临深 顶药 小字头的字 片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日上三竿 莲花漏 雕栏玉砌 幼教 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