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5:29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三月的雪连夜降临,然而这雪似乎并不伤害春天的花朵。
只是因为春天即将结束,所以这雪留下来,陪伴着梨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梨花”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脆弱,雪的出现与梨花的盛开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春天的短暂和易逝。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湘东,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词,尤以其清丽婉约的风格著称。生于盛唐,晚年经历了政治动荡,情感丰富,广泛表现了对爱情、自然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作者面对意外的雪景,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雪在春天的降临,既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嘲三月十八日雪》通过对春雪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三月雪连夜”描绘了一个意外的场景,给人以震撼之感。春天本应是温暖和生机的象征,而此时的雪却显得格外突兀。这种突如其来的雪,似乎与春天的花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感叹“未应伤物华”,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更是对人生短暂、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只缘春欲尽”,则揭示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春天是生命的象征,而雪的降临暗示着寒冷和死亡的来临。最后一句“留著伴梨花”则蕴含了深刻的情感,雪的存在虽是短暂的,却为梨花增添了一层清冷的美感,仿佛在暗示即使春天即将结束,也应当珍惜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精妙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脆弱与短暂,以及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意外的春雪,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诗中雪的出现有何象征意义?
诗中提到的“梨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温庭筠的《嘲三月十八日雪》和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温庭筠更强调春天的短暂与脆弱,而杜甫则着重表现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两首诗各自展现了不同的春天图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