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21
冤胊路
棠梨叶战风骚骚,纸钱窸窣鸣空郊。
背人独鸟归寒巢,予亦投村指横桥。
茅檐霜月照征袍,夜冷不寐闻狐嗥,
悼我为生良已劳。两手如龟髀肉消,
青楼公子烧兰膏,雪压屋倒饮方豪,
睡觉三竿红日高。
《冤胊路》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棠梨树的叶子在风中颤动,纸钱在空旷的乡野中发出细微的声音。背对着他的人,孤鸟归巢,诗人也回到了村庄,指向那横跨的桥。茅檐下,霜月照耀着征袍,夜深寒冷,他无法入睡,听到了远处狐狸的叫声,感叹自己为生计而劳累。双手如同龟壳般干瘪,青楼的公子们却在享受奢华的生活,雪压得房屋都快倒塌了,饮酒作乐的豪情却依然存在,睡醒时已是阳光高照。
晁补之,字用之,号山人,宋代著名诗人,生于文人世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此诗写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表达了面对生活的苦涩与对享乐者的无奈。
《冤胊路》全诗以极简练的文字,勾勒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棠梨叶的颤动和纸钱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一种生与死的交错,既有生活的琐碎,也带有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接下来的描写,诗人用“背人独鸟归寒巢”传达出一种孤独感,正如他自己在外漂泊,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村庄和过去的生活中。
“茅檐霜月照征袍”一句,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面对着月光与霜寒的孤独景象,显得格外凄凉。而“夜冷不寐闻狐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狐狸的叫声在夜深人静中显得格外刺耳,象征着世事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奈。
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自己为了生计而辛苦劳作,双手如龟乏力;另一方面是那些“青楼公子”,享受着奢华的生活。最后的“雪压屋倒饮方豪”,在严寒的冬季,依旧有人在纵情欢饮,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因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涩的感慨、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纸钱”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两手如龟髀肉消”表达了什么情感?
“青楼公子”象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