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56
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
延望戎狄乡,巡回复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
圣贤礼让风,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诈。
所适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驾车来到陇山的坡上,因路途艰险而停下了车。
远望戎狄的故乡,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和愤慨。
情感的传播是有道理的,连草木都可以被教化。
圣贤的礼让之风,为何不遍及西夏地区?
父子之间忍心相互猜疑,君臣之间敢于欺诈。
如今的情况竟然如此,让人感到无奈与不安。
作者介绍:元结,字子华,唐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生于公元661年,卒于公元713年。元结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民族冲突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感受,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陇上叹》通过对陇山风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沉重担忧。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援车登陇坂”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停滞,仿佛在暗示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戎狄乡,表达了对外敌的忧虑和对家国安危的深切感受。诗中提到的“草木犹可化”,强调了教育和教化的重要性,暗示即使是最为简单的事物也能受到影响,这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寄望。
在后半部分,诗人更加直白地抒发了对人心险恶的失望,“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诈”,显示出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矛盾。最后,诗人以“悠悠欲安舍”作结,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哀伤的情感。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思考,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与人性的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集中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对人际关系的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援车登陇坂”的意思是:
A. 向陇山进发
B. 停车休息
C. 辱骂敌人
D. 快速行驶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诈”表达了:
A. 和睦的家庭关系
B. 政治的腐败与不信任
C. 教育的重要性
D. 国家繁荣昌盛
诗中提到的“草木犹可化”主要是强调:
A. 自然的美丽
B. 教育和教化的可能性
C. 草木的生长
D. 阴暗的社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