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54
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
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
不见充所求,空闻肆耽欲。
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
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
我问多寿的老者,您来自何处修身养性呢?
他只是说随顺自然,忘却情欲,学习草木的生长。
我才知道,这世上的技巧,都是劳苦地去追求金银财宝。
却看不到满足自己所需的,空听着那些沉迷欲望的声音。
在清和的环境中保留王母的长生之道,
在潜濩的地方不染纷乱与污浊。
谁才能真正长生呢?这番话实在值得佩服。
元结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借用神话和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系乐府十二首》是元结在其隐居生活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长生与自然的思考。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欲望的反思。
这首诗以提问的方式开篇,借助“多寿翁”的形象,引导读者探讨长生的奥秘。诗中通过“顺所然,忘情学草木”来强调一种自然的生活态度,提示人们应当放下个人情感的纠葛,回归自然的本真。接着,诗人对世俗追求的批判深入人心,“劳苦化金玉”意指为了财富而劳累,但最终却难以满足内心的渴求。
诗中的“清和存王母”和“潜濩无乱黩”则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强调在清净和谐的环境中,才能接近长生的道理。最后一句“此言堪佩服”不仅是对多寿翁的赞同,也反映了诗人对长生哲理的认同与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长生的探讨,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诗人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思想。
整首诗围绕“长生”的主题展开,反映了对自然、内心需求与世俗欲望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老者的智慧,指出了一条通往长生的路径,即顺应自然、放下欲望,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多寿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长生
C. 朋友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忘情学草木”主要强调什么?
A. 追求金钱
B. 回归自然
C. 学习历史
答案:B
诗人对世俗欲望的态度是?
A. 赞同
B. 反思与批判
C. 无所谓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