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2:42
雄也营身足,聃兮悞汝多。捐书知圣已,绝学奈禽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对知识追求的无奈。诗的意思大致为:英俊的人也在为生计奔波,诚然你我之间的交流太多。抛弃书本知道圣人之道,绝了学问又能如何呢?
诗中提到的“圣”,通常指代孔子等古代圣贤,暗示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王安石在诗中反思了“抛书”所带来的困惑与无奈,似乎在质疑放弃知识后的人生意义。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倡导变法,推行新法。他的诗词风格简练、深刻,关注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王安石在政治上经历了许多波折,尽管他推动了许多改革,但也遭遇了极大的反对与挫折。这首诗或许反映了他在政治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偶书》是一首简短却耐人寻味的诗作。在这首诗中,王安石以简洁的语言道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雄也营身足”,暗示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显示了对人生命运的无奈。而“聃兮悞汝多”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有时显得无比繁琐且疲惫。接下来的“捐书知圣已,绝学奈禽何”更是点出了核心思想:人们抛弃书本与知识,试图理解圣人之道,但最终却发现放弃学问后的人生迷茫无措。整首诗带有一种深刻的反思,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观情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对知识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反映了王安石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雄”指的是:
A. 有才能的人
B. 动物
C. 书本
诗人对抛弃知识的态度是:
A. 高兴
B. 无奈
C. 决定
“捐书知圣已”意指:
A. 放弃知识是明智的
B. 知道了圣人道理
C. 知识无用
答案:1.A 2.B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偶书》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但王安石更关注于知识的价值与生活的无奈,而李白则强调享乐与豪放。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