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3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39:39
日月双高悬,朝昏自升沉。
有如转辘轳,引絙环相寻。
而我生其间,所阅几古今。
尔来三十年,又作裘氏吟。
眠饭寄编简,此身疑白蟫。
皇皇走四方,谁是真知音。
语欲离舌本,退缩翻如喑。
涉世聊尔耳,依阿亦何心。
托质既已迂,自谓百炼金。
耻作渭水钗,宁为太阿镡。
用舍安所之,齿发忽已侵。
日月不我留,潸然涕盈襟。
日月高悬,早晚自有升沉。
就像转动的辘轳,环环相扣地追寻。
而我生活在这之间,经历了多少古今。
自那以后三十年,我又吟诵裘氏的诗。
梦中与饭寄托在书简上,这身形仿佛白蟫。
四处奔走,谁是真正的知音?
欲说却又不知如何开口,言语退缩成无声。
在世间游历,听来听去又有什么心情?
我所托付的质朴已然迂回,自以为是百炼的金。
羞于做渭水的钗,宁愿成为太阿的剑。
选择和舍弃究竟在何处,岁月悄然侵蚀着齿发。
日月无情不肯停留,泪水盈满我的衣襟。
沈与求,宋代诗人,字景明,号澄江,直隶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蕴含哲理和人生感悟。沈与求在诗歌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善于借古喻今,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拟古》一诗是沈与求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反映了他在三十年的人生历程中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知音的渴望。这首诗写于他经历了风雨沧桑、心境逐渐沉淀之后,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拟古》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日月的升沉、历史的变迁,引发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就以“日月双高悬”引入,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轮回,暗示着人生在时间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诗人在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雨之后,依然在追寻知音。这里的“知音”不仅是对友人情谊的渴望,更是对人生真谛的探求。他使用“皇皇走四方”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奔波感,仿佛在寻找同道中人,却不知何处是归宿。
“托质既已迂,自谓百炼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自信与坚持,尽管外界环境复杂,他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坚持与信念。而“耻作渭水钗,宁为太阿镡”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低微地位的不屑,渴望追求更高的理想与价值。
最后,诗人在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中,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总的来看,这首诗在古典的形式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追求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中流露出对知音的渴望,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以及对岁月无情的忧伤,展现了一个有思想深度的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选择题:诗中“日月双高悬”表达了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耻作渭水钗,宁为____镡”表达了诗人对低微地位的不屑,渴望追求更高的理想。
判断题:诗中“潸然涕盈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