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5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51:07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要在马背上自夸诗文的华美,毕竟相如的才华终究压过了邹枚。事物必须见少才显得珍贵,诗歌能够沉淀、缓慢才是真正的才华。清角的声音高亢不易奏响,优昙花的美丽不轻易绽放。要知道,极乐的神仙境界,修炼多是从艰苦的地方开始的。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随园,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主张诗歌应当贴近生活,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反对过于刻板和形式化的创作风格。
《箴作诗者》创作于袁枚的晚年,正值其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与总结。此时的社会环境使得他更加关注诗歌的本质与价值,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一种自省。
《箴作诗者》不仅是对诗歌创作的反思,更是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洞察。袁枚通过对比古今诗人的成就,强调了创作的过程与内涵。他以“相如”和“邹枚”作比,传达出一种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于诗歌的追求不应急于求成。相对的,真正的艺术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内心的修炼,这种观点在当时的文人中尤为重要。
诗中提到的“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生动地描绘了高水平艺术创作的难度。艺术的伟大往往伴随着艰辛的努力,正如优昙花的稀有与美丽,都是经过时间的考验。袁枚提到的“极乐神仙境”则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成就与理想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苦难与坚持。
整首诗以严谨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袁枚对于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与艺术追求。
整首诗体现了袁枚对诗歌创作的深思,强调真实的艺术追求需要经历时间的淬炼以及艰辛的努力。作品鼓励人们珍视创作的过程,而非追求表面的华丽。
诗人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位著名的辞赋家?
A. 杜甫
B. 司马相如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优昙花好不轻开”暗指什么?
A. 花开时节
B. 美好的事物不易获得
C. 花的多样性
D. 常见花卉
诗人认为创作的真正才华是什么?
A. 快速创作
B. 优美的词句
C. 沉稳与内涵
D. 大众的认可
袁枚与李白的诗风截然不同,李白的豪放与奔放是其特点,而袁枚则更注重内心的修养与创作的细腻。两者在艺术追求上虽有不同,但都强调了诗歌的独特价值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