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8:2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8:29:09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养鸡的时候要让鸡自由地吃东西,等到鸡长得肥了再宰杀。这样做的主人的计策确实很好,但不应该让鸡知道自己的命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它隐含了对人性和动物命运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厚,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及书法家。他是“清代诗坛四大家”之一,擅长于诗、文、词等多种文学形式。
该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及对养殖业的认识。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主人与被养动物之间关系的思考,揭示了生存与命运之间的无奈。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直接的表述,展现了养鸡的过程以及人对鸡的掌控与利用。诗人通过“养鸡纵鸡食”开篇,直接表明养鸡的本质;而“鸡肥乃烹之”则暗示了人对动物命运的主导地位。整首诗虽然看似平淡,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却值得深思。
袁枚在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主人“计固佳”与“不可与鸡知”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一种无情的现实:即使主人有好的计划,但在这个过程中,鸡却是无知的牺牲品。这个意象引发了对生存和命运的思考,也隐含了对人性自私的批判。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读后令人深思。它不仅反映了养殖的手法,更引发了对人与动物关系、命运选择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揭示生存的残酷与无奈。通过养鸡这一简单的日常活动,反映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带来的伦理思考。
诗中提到“鸡肥乃烹之”,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主人计固佳”中“计”的意思是?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强调人与鸡的关系?
与《春晓》相比,袁枚的这首诗更为直接和现实,前者表达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而后者则反映了生存的残酷与人性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