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4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44:44
独秀峰
袁枚 〔清代〕
来龙去脉绝无有,
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
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
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
人生孤立何伤焉?
这座峰峦的来源与去向没有任何痕迹,
突然间就有一座山峰直插南斗。
桂林的山水本就奇特无比,
而独秀峰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三百六十级台阶通向峰顶,
站在顶上能俯瞰整个城市的烟水。
即使青山也如同直弦般挺拔,
人生孤独立于世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独秀峰”作为桂林山水的代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景观的崇敬与欣赏。在古代文学中,山水常常被赋予了情感和哲理的象征,独秀峰的孤立和挺拔寓意一种超然的境界。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随园,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是“桐城派”的重要人物,以诗歌和散文见长,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山水题材。
此诗作于袁枚游览桂林时,表达了他对独秀峰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桂林的山水景色让他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同时也引发了他对个人孤独的思考。
《独秀峰》是袁枚在游览桂林时创作的一首山水诗,展现了独秀峰的壮观及其在桂林山水中的独特地位。全诗以清晰的意象描绘了独秀峰的挺拔和壮丽,起初用“来龙去脉绝无有”来引入,强调峰的突兀与神秘,接着用“突然一峰插南斗”形象地展示了其气势磅礴。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提出即使身处孤立也不必感到伤痛,展现了一种超然的洒脱态度。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
全诗通过描绘独秀峰的壮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的哲学思考,鼓励人们以积极态度面对人生的孤立。
《独秀峰》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袁枚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南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星星
C. 地理位置
D. 山脉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绝望
B. 独立与洒脱
C. 伤感
D. 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