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黄生借书说》

时间: 2025-04-25 14:38:40

诗句

  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38:40

诗词名称: 黄生借书说

作者: 袁枚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白话文翻译

黄生想要借书,随园的主人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书不能借来就读。”你没听说过藏书的人吗?天子的书籍如《七略》《四库》,然而真正读书的天子又有几个呢?那些富贵人家书籍堆积如山,可是他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去读书呢?其他人为了祖辈的积蓄,子孙却弃置而不顾,这就更不必说了。书籍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如此。如果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会担心别人来要,心里忐忑不安,常常玩弄这些书籍,心想:“今天在这里,明天就没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是自己的东西,必定会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想着日后再来欣赏。小时候我爱好读书,但家境贫寒,难以得到书。有一个张氏家族藏书丰富,我曾去借书,但未能如愿,回家后常常梦到那些书,深感遗憾。因此我每次所见都尽量记下。后来我考中进士,俸禄到手,书也来了,满满一大堆,书卷纸张上面是灰尘。于是我叹息借书的人专心,但时光却是短暂的。如今黄生和我一样贫穷,他借书的情况也和我相似,只不过我借的是公家的书,而张氏与我相比则显得吝啬。那么,我的运气不好是因为遇到了张氏,还是黄生的运气好是因为遇到了我呢?知晓幸运与不幸,读书的人必然会专心,归还书籍也必然会迅速。这是我想说的,与书同行。


注释

  • 黄生: 指代袁枚的朋友或学生。
  • 随园: 袁枚的书斋名,意指随意的园子,代表一种自由闲适的生活状态。
  • 七略四库: 指古代中国的四部经典书籍的分类,包含《四库全书》的重要书籍。
  • 汗牛塞屋: 形容书籍多得满屋堆积,牛因负书而出汗。

典故解析

  • “书非借不能读”: 指借书是为了阅读,强调了借书的重要性。
  • “汗牛塞屋”: 形容书籍的丰富与堆积,说明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随园,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倡导性灵诗派,提倡诗歌的个性化和自由表达。 创作背景: 该诗表达了袁枚对借书和阅读的深刻理解,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珍惜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诗歌鉴赏

《黄生借书说》一文,通过讲述借书的故事,展现了袁枚对书籍与阅读的深刻思考。袁枚以黄生的借书经历为切入点,揭示了社会上藏书与阅读之间的矛盾。尽管许多人拥有大量书籍,但真正用心去阅读的人却寥寥无几。这种现象不仅限于书籍,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也是如此,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袁枚通过对自己与黄生境遇的比较,强调了借书的心态和归还书籍的重要性。他认为,借书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借用,更是精神上的契约,书籍的价值在于被阅读和理解,而不是简单的拥有。整篇文章蕴含着对知识的尊重与对阅读的热爱,同时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叹息,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专心求知。袁枚的文字简练而富有哲理,令人深思,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黄生允修借书。”: 说明黄生想借书,直接点明主题。
    •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书籍的功能在于阅读,强调借书的必要性。
    • “子不闻藏书者乎?”: 提出疑问,引导读者反思藏书的真正意义。
    •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通过天子作为例子,指出即使权贵也未必用心读书。
    •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强调知识的普遍缺乏,物质的富裕并不等同于精神的富足。
  • 修辞手法:

    • 比喻: “汗牛塞屋”形象地描绘了藏书的多。
    • 对比: 通过对比黄生与张氏的借书态度,突显个人的差异。
  •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知识的价值与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借书的故事传达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书籍: 象征知识与智慧,代表着精神财富。
  • 黄生: 代表求知者,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求。
  • 张氏: 象征那些拥有知识却不愿分享的人,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生借书的目的是什么?

    • A. 为了炫耀
    • B. 为了阅读
    • C. 为了收藏
  2. 袁枚对借书的态度是?

    • A. 随意
    • B. 重视
    • C. 反对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袁枚与李白的借书态度,李白的豪放与袁枚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重视知识,但表达方式不同,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性。

参考资料

  • 袁枚《随园诗话》
  • 《清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为《黄生借书说》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 宿化斜桥,见鸡冠花二首 不寐四首 过真阳峡六首 又和春雨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 晓过花桥入宣州界四首 其一 四月四日午初出浙东界入信州永丰界 惠泉分茶示正孚长老 山居午睡起弄花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眩移 狂蹶 遏云绕梁 色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怜香惜玉 璇柄 包含柘的词语有哪些 三品秀才 二字旁的字 云树之思 用字旁的字 口不绝吟 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辞致雅赡 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