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虚闲步有询吴灵耀近履者》

时间: 2025-04-30 10:36:35

诗句

晚风吹山空,闲步策藜杖。

纡从砂涧头,行过崖石上。

庵门耀金碧,中觉天地旷。

神泉夜光灿,禽鸟互酬唱。

黄冠扣閒趣,发语知不妄。

因拈故人迹,流辈所钦向。

我答亦附会,不想失宜当。

随口诚卒然,聊纪客中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36:35

原文展示

晚风吹山空,闲步策藜杖。
纡从砂涧头,行过崖石上。
庵门耀金碧,中觉天地旷。
神泉夜光灿,禽鸟互酬唱。
黄冠扣閒趣,发语知不妄。
因拈故人迹,流辈所钦向。
我答亦附会,不想失宜当。
随口诚卒然,聊纪客中况。

白话文翻译

晚风轻轻吹拂山野,我悠然地走着,手中拄着藜杖。
我沿着砂石小溪,走过悬崖之上的石头。
庵门前金碧辉煌,我感到天地间的辽阔无垠。
神泉在夜色中闪烁,鸟儿们互相唱和。
我戴着黄冠,心中充满闲适,随意开口,知道自己的话不虚妄。
因为提到老朋友留下的足迹,流行的风尚所推崇。
我回答顺应其意,也没有想到会失去应有的分寸。
随口而出,确实有些突然,聊聊记录这趟旅行的情景。

注释

  • 策藜杖:拄着用藜草做成的杖,表示闲适的状态。
  • 纡从:曲折而行,形容行走的路径。
  • 金碧:指庵门的装饰,金色与碧色的辉煌。
  • 神泉:指神秘的泉水,象征着灵性和清澈。
  • 黄冠:古代文人雅士的装束,象征其身份。
  • 拈故人迹:提到老朋友的足迹,表达对旧友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仲华,号文和,宋代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清虚闲步有询吴灵耀近履者》创作于董嗣杲晚年,正值其心境愈加淡泊之时。诗人常游历于山水之间,感悟自然与人生的哲理,因此本诗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闲适,展现了董嗣杲特有的诗风。开篇以“晚风吹山空”引入,表现出诗人漫步于山间的惬意,接着用“闲步策藜杖”描述其悠然自得的状态。诗中通过“庵门耀金碧”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庵堂,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与宁静。在“神泉夜光灿,禽鸟互酬唱”中,诗人用夜间泉水的闪烁与鸟儿的和鸣,渲染出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同时,诗中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共鸣。“黄冠扣閒趣,发语知不妄”展示了诗人对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相知。在提到“故人迹”时,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敬仰。最后的几句,表达了诗人随口而出的感慨,虽不拘小节,却流露出真实的情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风吹山空: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闲步策藜杖: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在的情态,藜杖象征着自然与朴素的生活。
  3. 纡从砂涧头:形容诗人沿着小溪曲折而行,体现出旅行的乐趣。
  4. 行过崖石上:进一步描绘行走的环境,增强自然的险峻感。
  5. 庵门耀金碧:庵堂的华丽装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的理想。
  6. 中觉天地旷:在庵中,感受到自然的广阔与无边,心灵得到释放。
  7. 神泉夜光灿:描绘夜晚泉水的美丽,象征着灵性的启迪。
  8. 禽鸟互酬唱:鸟儿在夜间的和鸣,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9. 黄冠扣閒趣:黄冠象征文人身份,表达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10. 发语知不妄:与友人交谈,言辞真实,展现出真诚的交流。
  11. 因拈故人迹:提到老朋友,表达对旧时光的怀念。
  12. 流辈所钦向:反映出当代社会对过往的追崇与敬仰。
  13. 我答亦附会:诗人顺应话题,表现出与友人的默契。
  14. 不想失宜当:未曾考虑言辞的适当性。
  15. 随口诚卒然:随意的言语流露出真实的情感。
  16. 聊纪客中况:记录旅行中的情景,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庵门耀金碧”比喻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的美。
  • 拟人:禽鸟的唱和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描绘山水与人文的交融,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晚风:象征着宁静与安逸的心境。
  2. 藜杖:代表着诗人的闲适与自然的生活方式。
  3. 庵门:象征着精神的归宿与理想的追求。
  4. 神泉:代表灵性的启迪与自然的美。
  5. 禽鸟:象征着生命的和谐与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黄冠”象征什么?

    • A. 文人的身份
    • B. 农民的身份
    • C. 商人的身份
  2. 诗中提到的“神泉”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灵性与启迪
    • C. 权力
  3. 诗人如何描述与友人的交流?

    • A. 随意而真实
    • B. 复杂而深邃
    • C. 冷漠而疏离

答案:1.A;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与董嗣杲的诗作在主题上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展现了孤独与沉思,而董嗣杲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宋代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次韵王晋卿惠花栽栽所寓张退傅第中一首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蝶恋花 十拍子(暮秋) 遗直坊(并叙) 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 山行见月四言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 岐亭五首,并叙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偏无陂 教坊 片字旁的字 软皂 连底连面 隶字旁的字 孤孀 神妙莫测 勇开头的成语 九流百家 耳字旁的字 修短随化 桃夭新妇 包含爵的成语 心字底的字 山字旁的字 梦熟黄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