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21
凤皇所宿处,月映孤桐寒。
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
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
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
凤凰所栖息的地方,月光照映着孤零零的桐树,显得格外寒冷。
枯枝上的叶子已经全部凋落,只剩下空荡荡的树冠和苍翠的残枝。
虚心的人又有谁能看到,树影的延伸并非没有缘由。
琴声响起却仍然是苦涩的音调,清商的曲子弹奏起来也是艰辛。
王昌龄(698年-759年),字少伯,号季子,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和咏物诗。其诗作多表现出豪放、奔放的个性,风格清新俊逸,常常蕴含哲理。
《段宥厅孤桐》写于王昌龄的晚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经历的孤独与思考,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有关。
《段宥厅孤桐》通过描绘孤桐与月光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起初,诗人借助凤皇和月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高洁而孤寂的氛围,孤桐在寒冷的月光下显得特别清冷,寓意着诗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孤独感。接着,诗中提到的“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的感觉,树木的枯萎与残存仿佛映射着人生中的无常与失落。而“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内心的反思,似乎在质疑是否有真正的人能理解他的孤独与追求。最后的“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则传达出一种无奈和苦涩,尽管音乐响起,却仍然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无力。
整首诗体现了孤独与思索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孤桐”象征什么?
“响发调尚苦”中“尚”字的意思是什么?
整首诗的意象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王昌龄的《段宥厅孤桐》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孤独的主题,但王昌龄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而杜甫则在月光下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二者在情感深度和表现手法上有不同的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