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3:51
巴陵别刘处士
王昌龄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刘处士隐居在岳阳,心灵远离了洞庭湖的水波。
他将帆船停靠在山郭,夜宿在楚国的云端。
竹影映照着秋天的馆舍深处,寒冷的月光下江风轻拂。
烟波浩渺,桂阳的水面连接着天际,日夜之间跨越千里。
在这宁静的夜晚,猿声袅袅,孤舟静坐于此。
湘江中有归来的大雁,雨雪中等待着音信的到来。
王昌龄,字少伯,号阮亭,唐代著名诗人,以七律、五律闻名于世。生于盛唐,王昌龄的诗歌多描写边塞风光和人生哲理,风格豪放,情感真挚。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尤以《出塞》最为人称道。
《巴陵别刘处士》创作于王昌龄与刘处士分别之际。刘处士隐居岳阳,王昌龄与其友谊深厚,故此作诗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反映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巴陵别刘处士》通过对岳阳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刘处士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全诗以刘处士的隐居生活为中心,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以“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两句引入,生动地刻画出刘处士的隐逸生活。这里“心远”二字,既表现了刘处士对世俗的淡泊,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向往。接下来的“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通过对航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友人的思念。
竹影、寒月、江风等意象的运用,让整首诗充满了清幽和宁静的气息,仿佛置身于岳阳的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尤其是“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最后两句“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则是对归乡的思念与期盼,象征着对友人的牵挂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结合了自然景色与情感,展现了王昌龄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隐士是谁?
填空题:诗中“湘中有来雁,雨雪候_____。”(填入适当的词汇)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宁静和清幽。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