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9:08
我来之初季春月,门外李花如积雪。
杜门燕坐度长夏,庭树秋风忽骚屑。
西驰大火不复燎,急雨凄风争应节。
紫貂暴日知有待,画扇依墙将怨别。
蒸云积潦渐收拾,恶木烦芜稍摧折。
不知此事谁主张,跃马奔车忽回辙。
嗟予行世蹈坎埳,仅免豺狼膏齿舌。
三年闭户饿江岛,脱粟无余衣百结。
近者皇天忽悔祸,雨施云行咸澡雪。
复官还职遍海内,争脱囚冠鸣佩玦。
老夫龙钟众人后,一舸循江信沿涉。
风波历尽见故乡,亲友相逢惊白发。
道人已老见我喜,静扫高堂容憩歇。
佛龛日近得香火,僧饭时容供粗粝。
读书小技漫勤苦,安禅大观无分别。
久便闲放轻禄利,已脱忧危傲缧绁。
天时进退古不忒,人事兴衰今屡阅。
酒浓村店足斟酌,鱼美长淮恣哺啜。
从今万事付天工,致安民庶看夔契。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9:08
原文展示:
我来之初季春月,门外李花如积雪。杜门燕坐度长夏,庭树秋风忽骚屑。西驰大火不复燎,急雨凄风争应节。紫貂暴日知有待,画扇依墙将怨别。蒸云积潦渐收拾,恶木烦芜稍摧折。不知此事谁主张,跃马奔车忽回辙。嗟予行世蹈坎埳,仅免豺狼膏齿舌。三年闭户饿江岛,脱粟无余衣百结。近者皇天忽悔祸,雨施云行咸澡雪。复官还职遍海内,争脱囚冠鸣佩玦。老夫龙钟众人后,一舸循江信沿涉。风波历尽见故乡,亲友相逢惊白发。道人已老见我喜,静扫高堂容憩歇。佛龛日近得香火,僧饭时容供粗粝。读书小技漫勤苦,安禅大观无分别。久便闲放轻禄利,已脱忧危傲缧绁。天时进退古不忒,人事兴衰今屡阅。酒浓村店足斟酌,鱼美长淮恣哺啜。从今万事付天工,致安民庶看夔契。
白话文翻译:
我初来时是春末,门外李花盛开如积雪。闭门在家度过漫长的夏天,庭院中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夏日的炎热不再,急雨和凄风争相应和季节的变化。紫貂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画扇靠在墙上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怨。云雾和积水逐渐消散,杂草和恶木也稍稍被清除。不知这一切是谁在主宰,世事如奔马和疾车突然转向。我行走世间历经坎坷,仅能避免被豺狼般的敌人伤害。三年来闭门不出,饥饿在江岛,衣衫褴褛。最近上天似乎悔改了灾祸,雨云运行如同洗涤。官复原职遍布全国,人们争相摆脱困境,佩带玉玦。我老态龙钟,众人之后,乘船沿江而行。历经风波终于见到故乡,亲友相见惊讶于我的白发。道人虽老见我欢喜,静扫高堂让我休息。佛龛近在咫尺,香火不断,僧人提供简单的饭菜。读书虽辛苦,但禅修无分别。长久以来我轻视名利,已摆脱忧患,傲视束缚。天时进退自古不变,人事兴衰我屡见不鲜。村店酒浓足可畅饮,长淮鱼美尽情享用。从今往后,万事交给天意,致力于安定百姓,看夔契的作为。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描绘了四季的变化,以及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变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四季的变化为线索,描绘了诗人从春末到秋天的所见所感,以及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变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门外李花如积雪”、“庭树秋风忽骚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同时,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如“三年闭户饿江岛”、“复官还职遍海内”,表达了他对人生坎坷和变迁的深刻体验。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将万事交给天意,致力于安定百姓,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表达了他对人生坎坷和变迁的深刻体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将万事交给天意,致力于安定百姓,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门外李花如积雪”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紫貂暴日知有待”中的“紫貂”象征着什么? A. 珍贵和美好 B. 困境和阻碍 C. 生机和纯洁 D. 成熟和变迁
诗中“三年闭户饿江岛”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A. 富裕和安逸 B. 贫困和饥饿 C. 忙碌和充实 D. 平静和满足
“从今万事付天工,致安民庶看夔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追求个人名利 B. 致力于安定百姓 C. 逃避现实困境 D. 追求艺术成就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