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20
原文展示:
修竹高槐交映门,公居潇洒近山云。 醉眠多似陶彭泽,官况贫于郑广文。 秋菊捣尘供晓饵,寒松收子和香焚。 经年门巷无车马,只有清风伴此君。
白话文翻译:
门前修竹与高槐交相辉映,公所居之处潇洒如近山之云。 醉眠之态多似陶渊明,官场境遇却比郑广文还要贫困。 秋菊捣成尘土作为清晨的食物,寒松收集的松子与香料一同焚烧。 多年来巷子里没有车马喧嚣,只有清风与这位君子为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官舍岁末感怀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贫困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修竹、高槐、秋菊、寒松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人以陶渊明和郑广文自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贫困境遇的感慨。诗中的“经年门巷无车马,只有清风伴此君”一句,更是凸显了诗人孤独清高的形象,以及他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己贫困境遇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运用典故,诗人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彭泽”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陶渊明 B. 陶弘景 C. 陶侃 D. 陶潜
诗中的“郑广文”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郑谷 B. 郑板桥 C. 郑成功 D. 郑玄
诗中的“秋菊捣尘供晓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奢华 B. 简朴 C. 放纵 D. 懒散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