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41
原文展示:
福昌秋日效张文昌二首 张耒 〔宋代〕
黄叶萧萧秋水清,田中日午村鸡鸣。 场边九月禾黍熟,空原雉飞饱新谷。 枣篱虫鸣村路曲,道边古坟生野菊。 人稀田阔草茫茫,洛阳秋声能断肠。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黄叶轻轻飘落,清澈的秋水静静流淌,田野中正午时分,村里的鸡儿鸣叫。 九月的田边,禾黍已经成熟,空旷的原野上,野鸡飞翔,饱食新谷。 枣树篱笆旁,虫儿鸣叫,村路弯曲,道旁古老的坟墓上,野菊花盛开。 人烟稀少,田野广阔,草木茂盛,洛阳的秋声,令人心碎。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是他在福昌(今河南洛阳附近)时所作,模仿唐代诗人张籍(字文昌)的风格,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福昌秋天的田园风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田园风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叶、秋水、村鸡、禾黍、野鸡、虫鸣、野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黄叶萧萧秋水清”一句,既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又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人稀田阔草茫茫”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和凄凉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田园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通过对黄叶、秋水、村鸡、禾黍、野鸡、虫鸣、野菊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黄叶萧萧秋水清”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场边九月禾黍熟”中的“禾黍熟”指的是什么? A. 庄稼成熟 B. 庄稼枯萎 C. 庄稼播种 D. 庄稼收割
“洛阳秋声能断肠”中的“断肠”比喻什么? A. 秋声的凄凉 B. 秋声的悦耳 C. 秋声的响亮 D. 秋声的平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