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种花二首》

时间: 2025-04-30 11:23:53

诗句

筑室少闲地,种花能几畦。

松筠旧满眼,桃李渐成蹊。

无计通湖水,长思种藕泥。

幽怀终不惬,拄杖出城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3:53

原文展示

种花二首
苏辙

筑室少闲地,种花能几畦。
松筠旧满眼,桃李渐成蹊。
无计通湖水,长思种藕泥。
幽怀终不惬,拄杖出城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我的小屋里,闲暇的地方不多,种几畦花也显得不够。
松树和竹子依然是我眼中的旧景,而桃树和李树逐渐形成了小路。
我无力去通向湖水,长久以来只是在想要种藕的泥土。
我的幽幽心怀始终无法满足,于是我拄着杖子走出了城西。


注释

  • 筑室:修建房屋,指居住的地方。
  • 少闲地:闲暇的地方不多。
  • 几畦:几块田地,形容种花的地方有限。
  • 松筠:松树和竹子,象征自然之美。
  • 渐成蹊:渐渐形成小路,暗示桃李的生长与变化。
  • 无计通湖水:没有办法通向湖水,表达一种无奈。
  • 长思:长久以来思念、想要。
  • 幽怀:内心的幽幽情怀,指诗人的思绪与情感。
  • 拄杖:用杖子支撑,暗示老态或无奈,出城西表示想要寻求新的景致。

典故解析

  • 桃李:在中国文化中,桃和李象征着春天、繁荣与希望,也常被用来比喻人才的成长。
  • 湖水与藕泥:湖水通常象征着宽广的理想,而藕泥则是现实中对具体事务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轼的弟弟,二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苏辙的诗词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的闲暇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因政务繁忙,难得闲暇,因此在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来种花,表达了对自然美丽的追求。


诗歌鉴赏

苏辙的《种花二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开头便直入主题,表达了自己居住空间的局促以及对种花的热衷,展现了他对闲暇时光的向往。松竹的古老景象与桃李的生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湖水的向往与实际无能为力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无所依靠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拄杖出城西”犹如一幅画面,诗人带着拐杖走出城外,既是在寻求新的景致,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人生哲理与自然美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筑室少闲地:诗人建房的地方虽然安静,但闲暇的地方却非常有限,表现出生活的忙碌和空间的局促。
  • 种花能几畦:在有限的空间中,种几块花田显得微不足道,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松筠旧满眼:常见的松树和竹子已经成为了习惯的景象,暗示对自然的认同与依恋。
  • 桃李渐成蹊:桃李树逐渐成长,形成了通向理想的道路,展现了生命的希望。
  • 无计通湖水:无法实现与湖水的连接,暗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长思种藕泥:诗人长久以来思考如何种植藕,表现出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 幽怀终不惬:尽管诗人有自己的想法与追求,但内心仍然得不到满足。
  • 拄杖出城西:最后一句用行动来表达对外界的探索与思考,暗示一种无奈与追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比如“松筠旧满眼,桃李渐成蹊”,展现了词句的和谐与美感。
  • 比喻:使用“湖水”与“藕泥”对比,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拟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诗人在种花的过程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希望,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筠:象征坚韧与长寿,反映出诗人对传统的依恋。
  • 桃李:象征希望与生长,表现出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湖水:象征理想与自由,反映出诗人对更广阔生活的向往。
  • 藕泥:象征现实与实际事务,表现出对生活琐事的思考。
  • 拄杖:象征着无奈与年迈,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的《种花二首》中,诗人想种的植物是什么? A. 松树
    B. 竹子
    C. 桃李
    D. 藕

  2. 诗中“拄杖出城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探索
    C. 悲伤
    D. 满足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财富的渴望
    C. 对名利的追逐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游山西村》:陆游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辙的《种花二首》更侧重于对生活琐事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体现出一种闲适的心境与对自然的深邃观察。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有所不同,苏辙用种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而王维则通过自然的描摹来传达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唐诗三百首》
  • 《苏轼诗文全集》

这些书目提供了更深入的诗词学习、背景知识与文学价值的理解。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人日雪 群玉亭 曲江渔者得鳜鱼弃之目为师婆鱼 曲江渔者得鳜鱼弃之目为师婆鱼 乞双峰山频婆果 七月一日放坐观星 七夕日游仙人洞 七夕后一日诸公携酒见过 陪董令升西湖阅竞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骄奢淫佚 琵琶胡语 豆字旁的字 包含治的词语有哪些 吃硬不吃软 首字旁的字 众父父 无服之丧 乡户 漉酒巾 片字旁的字 鸿翔鸾起 穴宝盖的字 肉字旁的字 灵星 年久日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