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0:37
九月十日
皎然 〔唐代〕
爱杀柴桑隐,名溪近讼庭。
扫沙开野步,摇舸出闲汀。
宿简邀诗伴,馀花在酒瓶。
悠然南望意,自有岘山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柴桑地区的热爱,那里靠近名溪和法庭。诗人清扫沙土,踏上了野外的步道,摇荡着小船驶向宁静的沙洲。晚上在简陋的住所中邀请朋友共饮,酒瓶里还剩下些花。悠然自得地向南眺望,心中自有岘山的情怀。
皎然,字子昊,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10年,卒于公元770年,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受到推崇。
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人身处柴桑,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展现了他恬淡的生活态度。
《九月十日》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作品,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诗中对柴桑和名溪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在此地的闲适生活。诗人通过“扫沙开野步”、“摇舸出闲汀”等描写,展现了他在大自然中漫步的惬意与自在,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秋日午后。
在“宿简邀诗伴,馀花在酒瓶”一句中,诗人邀请朋友共饮,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在酒中剩下的花,似乎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短暂,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
最后一句“悠然南望意,自有岘山情”,则将诗人的情感升华到对故土的思念,岘山不仅是地理上的象征,更代表着诗人心中深厚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达了生活的悠然与宁静的心境。
诗人对哪个地方表现出深厚的感情?
A. 柴桑
B. 岘山
C. 名溪
D. 讼庭
诗中提到的“余花在酒瓶”主要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生活的美好与短暂
C. 自然
D. 忧愁
诗中“悠然南望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忧虑
B. 宁静与思念
C. 兴奋
D. 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