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05:5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05:50:49
清平乐·村居
作 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乡村的宁静生活。茅草屋檐低矮,溪水边绿草如茵。在醉意朦胧中,听到吴地的方言,感觉特别好,谁家有白发的老翁和老妇呢?大儿子在溪东锄豆,中儿则正在织鸡笼。最喜欢那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和军事家,生于山东,晚年居住于南宋的临安(今杭州)。他在词作上继承了李清照等人的传统,同时又融入了自身的豪情和壮志,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此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平淡生活的珍惜。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所见,表达了对亲情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词中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田园风光。开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勾勒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图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安详。接着,“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传达出诗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乡邻交流的快乐,体现了人们之间的亲切关系。
在描写家庭成员的忙碌时,诗人用“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描绘了家庭的劳作景象,显示出农村生活的真实与朴实。而最后一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则把目光转向小儿的顽皮与无忧无虑,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与快乐,给整首词增添了生动的色彩。
整首词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对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美好愿景。
整首词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家庭、亲情以及自然和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珍视和热爱。
诗中“醉里吴音”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方言?
诗中的“大儿锄豆”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诗中的小儿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