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16
次韵聪上人见寄(一作:次韵闻复上人)
前身本同社,宿业独临边。
一悟镜空老,始知圆泽贤。
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
不似欧阳子,空留六一泉。
我们前世是同一个社团的人,曾经的事业各自不同。
我在一悟之中明白了空无的道理,才知道圆泽才是贤者。
归心已忘却了犊子所佩的饰物,只把生计寄托在羊鞭上。
不似欧阳修那样,只留下空空的六一泉。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以诗词最为人称道。苏轼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独特感悟,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苏轼与聪上人交往中,通过对于自我修养与人生追求的反思,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感悟与哲学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的“前身本同社”,不仅是对往昔友情的追忆,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变迁。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浮沉后,领悟到“镜空”的道理,象征着对物质世界的放下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抛弃世俗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实现。这一转变反映了他对于生活意义的重新定义与选择。同时,诗中提及的欧阳子则是对比,暗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一者追求名利与成就,另一者则倾向于内心的修养与自省。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独特的人生哲学及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选择,强调内心的修养与超脱,展现了苏轼对世俗的反思与人生的哲学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镜空”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归心忘犊佩”体现了什么情感?
欧阳修在诗中被提及,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