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仙游寺》

时间: 2025-04-26 02:56:27

诗句

石抱龙堂藓石干,山遮白日寺门寒。

长松瀑布饶奇状,曾有仙人驻鹤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27

原文展示:

题仙游寺
石抱龙堂藓石干,
山遮白日寺门寒。
长松瀑布饶奇状,
曾有仙人驻鹤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仙游寺的景象:石头环绕着龙堂,上面长满了青苔,石头显得干枯;山峦遮住了阳光,使得寺门显得寒冷。长长的松树和飞流的瀑布呈现出奇特的景象,曾经有位仙人驻足于此,观赏着飞翔的白鹤。

注释:

  • 石抱龙堂:龙堂是一种建筑,石抱指的是石头环绕着这个堂屋。
  • 藓石干:藓是青苔,这里形容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显得干枯。
  • 山遮白日:山峦遮挡了阳光,因此寺门显得寒冷。
  • 长松瀑布:长长的松树和飞流的瀑布,描绘自然的奇特景象。
  • 仙人驻鹤看:指曾经有位仙人停留在此,观赏白鹤,暗示此地清幽,适合隐士栖息。

典故解析:

  • 仙人:在中国文学中,仙人通常指道教中的神仙,象征着高洁、隐逸的生活。
  • :在中国文化中,鹤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常与仙人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题仙游寺》作于诗人游览仙游寺时,受寺庙环境的启发,表达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仙游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寺庙环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诗的开头用“石抱龙堂藓石干”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场景,石头的干枯和长满青苔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接着“山遮白日寺门寒”,通过对比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阴冷的氛围,仿佛这座寺庙被遗忘在世外,只有长松和瀑布为其增添了一丝生机。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曾经有仙人驻足于此观赏白鹤,暗示这里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一个人们向往的理想隐居之地。整首诗在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和感悟,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抱龙堂藓石干:诗句描绘了一个被石头环绕的龙堂,石头上长满青苔,显得干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2. 山遮白日寺门寒:山峦遮挡了阳光,使得寺门显得寒冷,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3. 长松瀑布饶奇状:长松和飞流的瀑布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展现出环境的灵动。
  4. 曾有仙人驻鹤看:暗示这里曾是仙人的栖息地,寓意着清幽与高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长松瀑布”和“石抱龙堂”,相对称的结构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寺庙景象与仙人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仙游寺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稳重和历史的积淀。
  • :代表高远和隐逸的理想。
  • :象征长寿和坚韧。
  • :象征高洁与长寿,常与仙人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堂”是指什么?
    A. 一种建筑
    B. 一种动物
    C. 一种神话生物

  2. “山遮白日”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明亮
    B. 寒冷
    C. 热闹

  3. 诗中提到的“仙人”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隐逸与高洁
    C. 权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和朱庆馀的《题仙游寺》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环境,但王维更侧重于平和与自然的交融,而朱庆馀则强调了神秘与仙人的联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泉州周尚书 送泉州周尚书 送泉州周尚书 送泉州周尚书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送高提干暂过行在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出佐 填命 鼠字旁的字 包含少的成语 求索无厌 摘胆剜心 閠字旁的字 唇尖舌利 言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鹏赋 散篆 高雅闲谈 嵌巉 豁然开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