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杭州送萧宝校书》

时间: 2025-04-23 16:03:38

诗句

马识青山路,人随白浪船。

别君犹有泪,学道谩经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03:38

原文展示:

马识青山路,人随白浪船。别君犹有泪,学道谩经年。

白话文翻译:

马儿认识青山的道路,人随着白色的浪花漂流在船上。离别你时我仍然流泪,修道的岁月却是徒劳无功。

注释:

  • 马识:马儿能够辨认出(熟悉)青山的道路。
  • 青山:指的是杭州的青山,暗示地方的美丽。
  • 白浪船:形容在波涛上行驶的船,白浪象征着江河的涌动。
  • 别君:告别你,指与朋友的分离。
  • 犹有泪:仍然流下眼泪,表达对离别的伤感。
  • 学道:修道、求学,追求道理或真理。
  • 谩经年:白白地度过了许多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学道”一词可以引申为对道理的追求,体现了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送别友人萧宝校书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杭州送萧宝校书》是一首充满了离愁别绪的诗,诗人在送别友人的时刻,通过对青山和白浪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思乡、惆怅的氛围。“马识青山路”一语,既展现了杭州的自然美景,也暗示了人对故土的熟悉与眷恋。接着,诗人通过“人随白浪船”的意象,将离别的状态具象化,波澜起伏的白浪象征着生活的无常与变迁。诗的后两句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情感的细腻与痛苦,离别时的泪水与对未来求道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思考。整首诗不仅有对友人的祝福,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时间和自我追求的深切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马识青山路”:马儿熟悉的道路让人感受到家乡的亲切。
    2. “人随白浪船”:人随着波涛漂流,象征着漂泊与离别的心情。
    3. “别君犹有泪”:离别时泪水流淌,传达出深切的情感。
    4. “学道谩经年”:追求理想却感到无奈,时间一去不复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经历比喻为白浪,强调其变幻莫测。
    • 拟人:让马识路,赋予它情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对离别的描述,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着故乡的亲切与自然的美好。
  • 白浪:象征着生活的起伏与离别的无奈。
  • 泪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离别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山”指代的是哪个地方? A. 杭州
    B. 北京
    C. 长安
    答案: A

  2. “别君犹有泪”中的“君”指的是谁? A. 朋友
    B. 恋人
    C. 家人
    答案: A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A. 青山
    B. 白浪
    C. 泪水
    D. 以上皆是
    答案: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赠汪伦》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朱庆馀《杭州送萧宝校书》 vs 李白《赠汪伦》: 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朱庆馀更侧重于对友谊的感伤与时光流逝的无奈,而李白则以豪放的笔调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祝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玉楼春·丙 玉楼春(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以病不往) 玉楼春 其四 玉楼春·为病树丈题佳住楼词意图 玉楼春 立秋 玉楼春 其一 春怀 玉楼春 春日 玉楼春 夜雨有怀兰畹姊 玉楼春 玉楼春 甲戌清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数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弃本求末 嘈囋 匡合之功 比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包含戈的成语 户字头的字 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尽付东流 青苞米 禾字旁的字 回天之力 水字旁的字 公使团 降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