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5:10
《入湘二首》
作者:徐照
土若丹砂颜色赤,山无高势小成丛。
江船未惯行湘水,越客新能下楚风。
兰杜满汀过绿草,鸳鸯近日别轻鸿。
地涂先识永陵郡,曾看邻翁画轴中。
这首诗的意思是:土地的颜色像丹砂一样红,山的高度不高,反而成了小丛林。江上的船还不习惯航行湘水,越地的人刚刚能适应楚地的风情。兰花和杜鹃花布满了岸边,绿草上,鸳鸯最近因为轻鸿而分别。土地上我最先认识的是永陵郡,曾经见过邻居的老翁在画轴里描绘的风景。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南游湘江之际,通过对湘水、山林、花鸟的描写,表达了游子的感受与对故乡的思念。
《入湘二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湘江的美丽风光。诗的开头“土若丹砂颜色赤”,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湘土地的颜色,给人以视觉冲击。接着“山无高势小成丛”,以对比手法展现了湘江山势的柔和与细致,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提到“江船未惯行湘水”,暗示了自己对这一方水土的陌生与适应,体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心情。诗中描绘的兰杜、鸳鸯,更是赋予了自然以生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惜。最后的“地涂先识永陵郡”,则将个人的经历与古老的地理相结合,突出了一种对故乡的亲切感与文化的认同,整体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游子对湘江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呈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土壤的颜色被比喻为哪种物质?
诗中提到的山是怎样的?
“江船未惯行湘水”表现了什么心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