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4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41:43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曾家机上闻投杼,尹氏园中见掇蜂。
但以恩情生隙罅,何人不解作江充。
闇生魑魅蠹生虫,何异谗生疑阻中。
但使武皇心似烛,江充不敢作江充。
在曾家的织机上听到投梭声,在尹氏的园中看到采蜜的蜜蜂。
只是因为恩情中产生了裂痕,谁能不理解这是江充的阴险。
黑暗中生出魑魅,虫子也在滋生,何其相似,谗言生出疑虑阻隔中。
只要武皇的心像蜡烛一样明亮,江充就不敢再作江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江充是汉朝的一个权臣,以阴险狡诈著称。诗中通过提及江充,表达了对权臣的警惕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以诗风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广泛涉及社会、人生、爱情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白居易创作《思子台有感二首》时,正处于朝廷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诗人对当时的官场腐败和人情冷暖有深刻的感受,表达了对权势的警惕和对真情的渴望。
《思子台有感二首》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社会洞察,描绘了诗人对人情冷暖和权势阴险的思考。开篇提到“曾家机上闻投杼”,由此引出对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关注,表达了对恩情的珍视;而“尹氏园中见掇蜂”则通过蜜蜂的勤劳采蜜,反映出生活中的美好与和谐。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社会的复杂,提到“江充”的阴险,展现出人情的脆弱和权力的阴暗面。最后,诗人寄希望于“武皇心似烛”,表达了对明君的期待和对真理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深入探讨了人性、权力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与微妙,表达了对权力阴险的警惕和对清明执政的渴望,展现了白居易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阴险人物是谁?
A) 尹氏
B) 曾家
C) 江充
D) 武皇
诗中提到的“魑魅”象征什么?
A) 美好
B) 阴暗势力
C) 嫉妒
D) 勤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杜甫在描写社会现实时都有深刻的洞察,但白居易更倾向于通过人情冷暖表达情感,而杜甫则在历史观和社会批判上更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