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0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00:48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太吕功名重,鸿毛轩冕轻。
闲居容愈盛,暂出市皆倾。
溟海涵容大,龙门谒见荣。
谦光俨在目,恸哭望佳城。
这首诗表达了对韩国富公的怀念与哀悼。第一句说太吕的功名是如此重大,而相比之下,鸿毛和轩冕则显得轻盈无比。第二句讲到闲居时的丰盛,出门时却能引起众人倾倒。接着提到广大的海洋包容一切,龙门的荣耀也在于见证了成功。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谦光的敬仰,恸哭之时仰望那美好的城市。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儒家思想,重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是司马光为悼念韩国富公而作,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对友人的哀悼常通过诗词表达,体现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这首挽辞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切哀悼,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功名与地位的轻重,显示出作者对物质荣华的淡泊态度。接下来的几句则渗透出一种哲学思考,海洋的宽广和龙门的荣耀象征着人生的包容和成功的难得,暗示着人们在追求名利的同时,应该保持内心的谦虚与宁静。最后一句“恸哭望佳城”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失去的痛苦。整首诗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人对生命、成就和友谊的思考,情感真挚,富含哲理。
全诗蕴含对友人的怀念、对功名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终达到一种人生的智慧。
诗中“太吕”指代的是:
A. 一种植物
B. 大成就
C. 一种乐器
“溟海涵容大”中,“溟海”象征:
A. 贫穷
B. 包容
C. 失落
“谦光俨在目”意指:
A. 对朋友的怀念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品德的赞美
与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怀念的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相比,司马光的挽辞更为沉郁与思考,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深度。李白的诗歌更加豪放,而司马光则更为细腻、深沉,反映出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