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4:46
神仙铸剑本无硎,岸古班班尚铁锉。
天上少年仍狡狯,不须还尔对方平。
这首诗的意思是:神仙铸剑时并不需要磨刀石,岸边古老的锉刀依然显得重要。天上的少年依然狡猾,不必再对着平面去磨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擅长古文与诗歌,作品多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在毛君州的寓所,反映了他对剑道的思考,蕴含了对修炼与天赋的感慨。磨剑池作为现实存在的地方,象征着磨练与成长。
这首诗以“磨剑池”为题,表达了对剑道和个人修炼的思考。首句“神仙铸剑本无硎”,表明了高深的技艺并不依赖于外物,反映了内在修为的重视。接着提到“岸古班班尚铁锉”,意在强调即使古老的工具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整体而言,诗中通过神仙与年轻人的对比,揭示了修炼与成长的关系。
诗中透露出一种哲学思考,强调了内在素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个人的智慧和能力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苏辙的用词凝练,意象鲜明,使得整首诗既有深邃的思想,又不失其艺术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使用了比喻与对仗的手法,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内外兼修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内在修为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强调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智慧与技艺的磨练比单纯的工具更为重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神仙铸剑时需要磨刀石吗?
A. 需要
B. 不需要
C. 不确定
“天上少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年轻的力量
B. 古老的智慧
C. 平坦的地方
诗中的“岸古班班”指什么?
A. 古老的工具
B. 年轻的英雄
C. 磨刀的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比较,都是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但苏辙更强调内在修为的哲理,而王维则侧重于人情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