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27
原文展示: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文同 〔宋代〕
政殿咨丞弼,经筵引俊髦。 未尝耽逸乐,终是过焦劳。 归路三山远,遗台万古高。 小臣无分去,定拥堕髯号。
白话文翻译:
在政殿咨询贤臣,在经筵引导英才。 未曾沉溺于逸乐,始终过于焦虑劳苦。 归途遥远如三山,遗留的台阁万古高耸。 小臣我无缘离去,必定拥戴那堕髯的称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这首诗是文同为纪念仁宗皇帝而作的挽诗之一,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敬仰和哀思。
创作背景: 仁宗皇帝是北宋的一位贤明君主,文同在仁宗皇帝去世后,为了表达对皇帝的怀念和敬意,创作了这组挽诗。诗中反映了仁宗皇帝勤政爱民的形象,以及文同作为臣子的忠诚和哀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仁宗皇帝生平的回顾,展现了皇帝勤政爱民、不耽逸乐的形象。首两句“政殿咨丞弼,经筵引俊髦”描绘了仁宗皇帝在政殿咨询贤臣、在经筵引导英才的场景,体现了皇帝的贤明和重视人才。中间两句“未尝耽逸乐,终是过焦劳”则直接表达了皇帝不沉溺于个人享乐,始终为国家操劳的辛劳形象。后两句“归路三山远,遗台万古高”用象征手法,表达了皇帝的功绩将如高耸的遗台一样,万古长存。最后两句“小臣无分去,定拥堕髯号”则表达了文同作为臣子的忠诚和无奈,即使年老体衰,也愿意继续拥戴皇帝的遗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仁宗皇帝的敬仰和哀思,展现了皇帝勤政爱民、不耽逸乐的形象,以及文同作为臣子的忠诚和哀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政殿咨丞弼”指的是什么? A. 皇帝在政殿咨询贤臣 B. 皇帝在政殿娱乐 C. 皇帝在政殿休息 答案:A
“归路三山远”中的“三山”指的是什么? A. 实际的三座山 B. 神话中的三座神山 C. 三座历史遗迹 答案:B
诗中“小臣无分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皇帝的怨恨 B. 对皇帝的忠诚 C. 对皇帝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