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16:24
石塘秋水致双鱼,曾道雄文似子虚。
我已略知毛义志,人犹争诵鲁连书。
宁亲不敢贫薇蕨,玩世何妨到石渠。
此意向来无识者,君今细讨却何如。
在石塘的秋水中,双鱼游动,曾有人说雄文如同子虚的幻影。我已经略知毛义的志向,但人们仍然争相诵读鲁连的书籍。宁愿亲近,不敢让自己生活得过于贫困,玩世不恭又何妨到石渠?这番想法向来是无知者的,您如今细细探讨又如何呢?
作者介绍:潘江,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象寄托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清代的某个秋季,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当时文人状况的思考。
《柬任克家 其一》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石塘秋水致双鱼”的意象,传达出秋天的宁静与美好,双鱼的出现更是暗示着丰盈与吉祥,然而接下来的“曾道雄文似子虚”,则揭示了对文学虚幻性的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失落感。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已略知毛义志,暗示对当时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关注,而人们仍争相诵读鲁连书,说明了对传统的依恋与对新思想的抗拒。在“宁亲不敢贫薇蕨”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不屑,强调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认为玩世不恭的心态也可以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最后,诗人指出,这种思想往往被无知者所误解,呼吁读者认真思考。他的文字充满哲理,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对文学的思考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渴望,展现了作者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石塘”象征什么?
“曾道雄文似子虚”中“子虚”指什么?
诗人对传统文学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