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4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44:03
高人心易足,三表乞身闲。
与世长疏索,唯僧得往还。
直声留阙下,生事在林间。
时复逢清景,乘车看远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人(智者、隐士)生活态度的认同与向往。“高人心易足”是说高人心中容易满足,不在意世俗的追求;“三表乞身闲”意指在朝廷中,三次升迁后仍然渴望闲适的生活。与世俗的关系疏远,只有出家人(僧人)能够自由往来。接着提到“直声留阙下”,表明自己在朝廷中保持清白的声名,而“生事在林间”则暗示诗人宁愿选择隐居林中来安度余生。最后一句“时复逢清景,乘车看远山”描绘了诗人偶尔出行时欣赏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以其清新淡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致仕之际,诗人对于官场的厌倦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作品中得以体现,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普遍心态。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高人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向世俗的疏离。开篇“高人心易足”点明了高人对于物质的淡泊与满足,接下来的三四句则通过对比,表现出诗人在官场中的无奈与渴望自由的心情。诗中“唯僧得往还”一语,着力突出出家人特有的自由与无拘束,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流露出对隐士生活的羡慕。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以“时复逢清景,乘车看远山”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颇具画面感。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优雅的情趣,还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平和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高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高人心易足”是指什么?
诗人最向往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时复逢清景”中“清景”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